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经国家发改委批准成立,是依托于博奥生物的中国生物芯片领域规模与研发实力雄厚的国家级研究机构。鉴于中心良好的示范效果和各地生物芯片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2007年以来,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分别在新疆、山西、宁波、宁夏、烟台、北京、上海、甘肃等地区成立了分中心,其中新疆、山西、宁波和宁夏4家于2012年已经获得国家发改委办公厅批复和授牌。
各分中心针对所在区域发展需求,充分利用自身专业和技术队伍的特色优势,积聚整合资源加速生物芯片技术的研究、应用及产业化,为促进地方经济和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在构建区域创新体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新疆分中心
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新疆分中心是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在省、自治区设立的首批分中心之一,依托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对新疆高发病的基础研究和转化应用、新疆民族医药资源的研发和药物筛选,研发可用于创新研究和转化成为早筛早诊的生物芯片等系列产品。同时以科研项目促医药学高质量发展,面向全疆开展人才培养,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
·中心拥有一支高水平的研究与试验发展团队,固定工作人员53名,其中高级专家人数17人,具有博士学位人数23人,研究中心一直积极引进来自治区内外专家共同从事研发工作,为科研创新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研制出国际首款用于棘球蚴病致病机制研究的基因芯片一细粒棘球绦虫功能基因组芯片并转化应用,建立了高准确度的棘球蚴病拉曼光谱诊断新技术。
·研究中心截至2025年8月已利用生物芯片技术累计开展约6万例结核、乙型肝炎、遗传性耳聋和HPV等多种疾病基因检测及耐药基因检测服务,有效提升新疆高发病诊疗水平,尤其在2020-2021新冠肺炎筛查防治中做出特殊贡献,受到自治区和卫生行业表彰。
·截至2025年已依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临检中心等机构面向全疆医学检验机构、科研机构开展各种类型培训约22次,培训学员约2200余人。2023年度该中心成为自治区第三批“2+5”重点人才计划支持的科研创新平台。
·建立分中心以来在国际学术刊物发表论文430篇,包括Science (IF63.71)、J Hepatol (IF30.08)、Hepatolgy (IF17.29)等高品质杂志。获国家级、省部级等科技成果奖48项(包括国家级奖励1项,华夏医学科技奖1项、省部级27项等)。申报国家发明专利48项,获授权发明专利28项。共获得国家和自治区科技项目资助57项。
宁夏分中心
依托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以宁夏生命科学研究、健康评价与临床诊断等应用领域发展为基础,将转化医学、动物疫病防治、特色植物资源开发利用作为三大科研主题,建设立足宁夏、辐射陕甘蒙等周边地区的生物芯片技术研究的特色平台,围绕地方病研究、动植物疫病防治和特色动植物开发利用等,提供生物芯片研发和检测分析等科技服务。
·在感染性疾病常见病原菌生物芯片诊断技术建立、自身免疫性脑病致病基因生物芯片研发、唇腭裂GWAS研究、奶牛乳房炎主要致病菌基因芯片研发等方面初步取得了一批原创性成果。
·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4项;总计发表SCI论文77篇;专利5项;编撰学术专著3部。
甘肃分中心
依托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以临床基因扩增检验技术为基础,积极探索生物芯片技术在肿瘤疾病中的研发与应用。分中心建设的PCR实验室通过了甘肃省临床检验中心专家组的验收考核,取得临床基因扩增实验室技术验收合格证书,符合开展各类临床基因扩增检验项目的条件和要求。利用MiniSeqDx高通量测序仪、SaLus Pro 高通量测序仪、ABI-3500DX基因测序仪、Qubit荧光定量仪、生物芯片分析仪、生物芯片打印仪、数字基因扩增仪、微阵列芯片扫描仪、全自动核酸蛋白分析系统、超声打断仪、CTC100分选仪、荧光显微平台系统、液基细胞离心制片机、ABI7500荧光定量基因扩增仪、ABI9700基因扩增仪、宏石SLAN-96S荧光定量基因扩增仪、恒温微流控芯片核酸分析仪、全自动核酸提取仪、全自动核酸分子杂交仪、生物芯片杂交仪、生物芯片点样仪等六十余台(套)先进仪器,开展核心业务——肿瘤基因检测、病原学检测、遗传代谢检测、肝病项目、人体免疫监测五个方面的100多项检查。
畜禽健康养殖分中心
依托北京农学院,针对目前我国动物疫病、动物健康、食品安全、创新药物及肠道微生态等现实需求,开展重要病原微生物及耐药检测、“治未病”预警及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相关生物新型分子诊断技术、产品和仪器,打造国内外先进的生物芯片产品研发能力,促进生物技术成果转化和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为动物重大疫病预警、突发疫病处置、未知病原筛查、疫病防控风险评估、动物健康养殖等提供颠覆性技术,促进畜牧业转型升级。
·初步建立动物疫病病原核酸与病原基因序列信息库,开发动物健康监测服务系统的云平台架构和软件系统。
·研制开发了奶牛乳房炎、猪呼吸系统、猪消化系统、猪繁殖系统和猪瘟病毒分型5类动物疫病检测生物芯片。
·授权和申报中国专利84项,研发产品新工艺,形成标准和产品10项,国内外发表文章238篇,其中 SCI 收录50篇,培养相关专业人オ188人。
阳江分中心
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阳江分中心(阳江市人民医院精准医学检测中心),经过约5年的建设,目前已经建立了Sanger测序平台、二代测序平台、质谱平台和流式细胞仪平台,拥有一代测序仪、二代测序仪、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生物芯片分析仪、微阵列芯片扫描仪、医用核酸分子杂交仪、医用洗干仪、芯片杂交仪、恒温扩增微流控芯片核酸分析仪、恒温扩增核酸分析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流式细胞仪、实时荧光定量PCR仪、核酸提取仪、生物安全柜、基因扩增仪、离心机、Nanodrop one核酸定量仪、超低温冰箱、凝胶成像系统等仪器,设备总值约1600万元。
·中心面积约为300㎡,办公区约为40㎡。中心具备罕见遗传病的基因诊断能力,中心目前已经开展NIPT、NIPT+PLUS、CNV测序、地贫、Y染色体微缺失、叶酸代谢、G6PD缺乏症、脊肌萎缩症、耳聋基因筛查、全外显子组测序等30多个基因检测项目,具备产前诊断的分子诊断资质。对地中海贫血、G6PD缺乏症、新生儿黄疸等疾病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发表相关论文40多篇。承担科研项目10多项,获得科研经费400多万元。
烟台分中心
医学检验科生物芯片实验室依托烟台毓璜顶医院搭建,是集临床精准检测、教学与科研于一体的综合性实验室,已获批山东省基因检测技术应用示范中心、省医药卫生重点实验室、省临床重点专科,及烟台市重点实验室、市遗传性疾病研究中心。
·实验室以二代高通量测序、芯片、质谱三大平台为核心,聚焦个体化精准医疗,在生殖健康、感染、恶性肿瘤领域开展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单基因遗传病诊断及肿瘤精准诊疗,推动疾病诊疗前移。同时,实验室深耕纳米材料在肿瘤药物递送、慢性病机制、病原菌领域的应用研究,并与烟台药物所李亚平团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杰青)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动科研成果临床转化与应用。
·科研成果方面,实验室近年主持国家级课题5项(含国家863子课题1项、973子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部级课题12项(含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1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省自然基金10项、省博士基金1项)、市级课题2项(烟台市重点研发计划);获山东省科技进步奖2项、省医学进步奖2项、烟台市科技进步奖4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Advanced Materials(IF=32.086)等国内外高质量期刊发表文章8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8项。
上海分中心
依托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及上海市糖尿病研究所。分中心可开展遗传、肿瘤、感染、药物基因组学等四十余项检测在医院内完成本地化部署。在代谢性疾病领域,开发相关可用于研究和应用的生物芯片,探索新型预警监控手段和代谢性疾病健康管理追踪系统。充分发挥创新平台对研发试验活动、工程技术验证和人才培养方面的支撑作用,推动有关研究成果加快实现产业转化。建成立足上海、辐射长三角及周边地区的代谢性疾病生物芯片研究中心。
·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 获得两项特殊糖尿病筛查及MODY型糖尿病基因检测的专利,并正在产业化过程中。
·2024年获科技部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2025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
宁波分中心
依托宁波大学,创建我国首个海洋生物芯片技术平台,推动高新技术在海洋产业中的研究与应用。通过生物芯片技术在海洋领域的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及应用,重点针对我国沿海的环境问题和生态安全问题,挖掘沿海生物的优良基因,阐明海洋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机制,建立有害生物的快速检测与应对方案,为我国海洋生物技术产业创新搭建起新型技术平台和技术体系。
·建成我国首个海洋生物芯片研发平台,并依托该平台自主研发了近海养殖病原菌基因芯片检测、海洋生态环境高通量生物检测、海水养殖病原菌芯片研发等多项技术成果,成果应用范围150余家。同时,获国家和省部级项目经费达亿元。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8项,总计发表SCI/EI论文1800多篇;授权发明专利500余项。
Copyright © 2000-2023博奥生物集团有限公司 京ICP备14023013号-3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4)第 00811 号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3114号